
吸引眼球的传媒
作者:喻国明
更新时间:2018-08-26 09:01:54 [共1章]
最新:第 1 节
传媒产业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赚钱的产业。然而在我国,传媒产业从形成到发展也不过是十几年,但就在着短短的十几年中,我国的传媒产业迅猛发展,1998年我国传媒业利税总额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排名第四的国家支柱产业。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我国的传媒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目前我国近万种的各类期刊中,不亏损的仅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传媒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本讲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从传媒的本质出发,对传媒产业的经营及其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阐释。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产业的本质就是社会影响力,只有认清楚这一点,传媒产业才能够结合本身资源,进行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打造,从而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和市场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喻国明教授说,吸引注意是传媒产业立足的根本,而规模和特色则是传媒产业吸引社会注意力资源的两大基本要素。传媒产业由于彼此竞争的加剧,彼此被观众选择的被选性下降,被替代性增强,那么在这种竞争压力下,传媒产业必须放大规模,做大规模是一种选择,同时还要做出特色,做出价值,做出独有的核心价值,由于自己的这种核心价值是别人难以替代的,因此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降解传媒产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竞争压力。
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是社会注意力经济,那么如何提升社会的注意力资源,如何来保持社会的注意力,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则尤为重要。在本讲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就如何保持和提升传媒自身的影响力,从而提升传媒产业的生存、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阐释。
喻国明教授说,传媒产业自身必须重视“内容为主”。也就是说,注重内容就一定要遵循新闻的客观规律。喻国明教授认为,目前社会发展在内容生产方面的核心就是充分体现对于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尊重与保障。他认为,打造传媒产业价值链是中国传媒业未来在经营上的重点转型,即从过去个别媒介的“点”式经营重点,进入到规模化的媒介集团的“结构型”经营重点的转型。为此,他强调,要注重与资本市场的链接、与内容制作和提供者的链接、与其它传媒实现跨媒体的传播力链接。
喻国明教授认为,今后的中国传媒业将越来越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能力和操作手段。这是一个文化、智力制胜的时代,中国传媒业除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服务外,还要求对信息进行解读、整合以及进行价值判断。